News

以稳健与深度,回应行业关注-恩力动力亮相“2025高工锂电年会” 并荣膺“高工金球奖—年度市场开拓”

November 21st, 2025

(2025年11月19日,深圳)在锂电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——“2025高工锂电年会”上,北京恩力动力研究院院长吴中友受邀代表公司发表主旨演讲,分享前沿固态电池技术洞察、产业趋势及恩力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。大会期间,公司凭借在客户拓展及产品交付方面的创新成果,荣膺“高工金球奖——年度市场开拓”。

本届高工锂电年会以“激荡十五年 瞭望新征程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电池制造、材料研发、装备工艺、电池终端应用等行业全链条知名企业家与行业专家,共同探讨未来产业方向与核心技术路径。

以思想照亮产业,以技术引领未来

在主旨演讲中,吴中友院长以《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之路及实践》为主题,介绍道:“恩力动力专注于硫化物体系全固态电池研发已逾八年,同步推进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进程。在全行业电动化加速的背景下,eVTOL、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对电池提出了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高安全性、更快充电、更宽工作温域及更低成本的迫切需求。全固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、高能量密度、快充能力、长循环寿命及宽温域性能,被业界视为突破现有锂电技术瓶颈的理想方案。

在多元技术路线中,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具备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加工性,成为恩力、丰田、宁德时代等企业的主流选择,预计2027年将成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“装车元年”。

然而,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材料方面,硫化物电解质对空气与水敏感,稳定性有待提升;界面方面,固-固接触阻抗大,传统方法需施加高压,限制了系统能量密度;工艺方面,半数以上生产设备需重新开发,制造精度要求极高。恩力动力通过界面工程与工艺创新积极应对上述挑战,开发出可控粒径技术与原位自填充工艺,在零外加压力下实现均匀界面接触;成功制备出厚度20–60μm、离子电导率>4.5 mS/cm的硫化物电解质膜;推出Ah级全固态软包电芯,能量密度达350–400 Wh/kg,支持10C快充、1000次以上循环及-40–100℃宽温域工作,相关产品已于2024年与软银合作验证。

在产业化推进方面,恩力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:2026年面向机器人、无人机等高端非车用市场推出1–20 Ah全固态电芯;2027年拓展至电动摩托车及小型电动汽车领域;2030年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装车。

公司已构建完整产能体系:北京大兴基地(0.3 GWh)专注无人机与机器人电池,已出货超200万只电芯;安徽基地(一期2GWh)基本建成,近期投产;南京基地布局100 MWh全固态中试线,计划2026年实现小规模生产。预计至2030年形成超过20 GWh半固态与5 GWh全固态总产能。

在市场拓展方面,恩力采用从半固态向全固态渐进切换策略,目前已进入软银等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,并与全球多家无人机、电动摩托车及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。通过整合上游锂矿资源、关键材料与回收闭环,公司正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,为下一代高安全、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产业化提供扎实的实践基础。”

金球奖加冕:对坚持与突破的礼赞

此次大会,恩力动力还荣获“高工金球奖——年度市场开拓”,该奖项旨在表彰年度在技术创新、产业推动和应用落地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或机构。这是行业一年一度最具含金量的荣誉之一,也是对企业硬科技实力的庄严肯定。11月20日晚,公司代表上台领奖时表示:“该奖项是对我们技术实力与研发成果的认可。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产业伙伴协同创新,与各界伙伴携手推动行业向更高维度跃升。”

本次参会不仅展示了恩力动力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,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交流,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每一份荣誉的背后,都是长期主义在行业新周期下行稳致远的体现,恩力动力将继续以“智慧能源,绿色家园”为使命,用更扎实的技术突破、更开放的合作姿态、更务实的产业落地能力,以坚定的技术之光,为行业点亮前行之路。

to home page to news overview